• 為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感,社工部於11月至1月期間,為高小A班 7名學生舉辦了10節園藝治療小組,學生對各項活動表現有興趣,積極參與其中。從3名教職員的問卷中,他們看到學生在11月至1月期間,其中6名學生在自我效能感上有所提升,即達86%;而從教職員的觀察,看到學生很努力地投入每節的活動,反應很理想。如:他們很滿意自己能使用改良式剪刀剪植物及使用溝通軟件表達看到植物的成長及自己參與小組的開心情緒;
  • 為讓家長對子女出路有所了解,社工部曾於11月及5月舉辦了參觀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翠藝中心(庇護工場)和香港耀能協會安泰訓練中心及宿舍活動。家長均表示參觀有助他們認識子女的出路;
  • 舉辦了8節「多個膊頭」家長小組,共42人次家長出席活動。活動中,家長互相認識,互相欣賞大家在過程中的創作,氣氛融洽。
  • 社工部與常識科老師及生涯規劃科老師協作,完成了13班協作課堂,主題以自我保護及網上交友等為題,學生投入課堂,積極回應提問。同時,亦已按學生需要舉辦4個性教育小組活動。亦有7名家長及家人參加了由基順學校舉辦的性教育講座小學及中學篇。過程中,家長投入參與小組討論。
  • 新來港學童計劃:本學年,社工部為1名新來港學童,安排了英文補習班,學生對此頗感興趣。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感到鼓舞,因家長沒想到他願意參與課堂。
  • 另外,亦為這學生安排了2次外出參觀活動,一次是參觀山頂,並遊覽蠟像館。當中,他乘坐了港鐵、的士及纜車。另一次是遊覽尖沙咀及到合味道紀念館活動,母表示孩子不大喜歡外出,但參加了第一次活動後,學生對下一次活動已滿有期待。這些活動不僅讓他對香港有多些認識,更讓他改變了外出活動的觀感。

學生用心拓印植物為小袋子添色彩。

與媽媽及姐姐一同等候乘搭纜車。

於性教育課堂,學生踴躍回答提問。

家長共同合作製作小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