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活動回顧

常識科KS1D外出參觀_消防及救護教育中心暨博物館

配合常識科單元「親親社區」,透過參觀消防及救護教育中心暨博物館,認識更多相關知識。

KS1D學生於2025年3月20日到位於將軍澳百勝角「消防及救護學院」內的消防及救護教育中心暨博物館參觀。整座博物館樓高4層,提供一系列互動及多媒體資訊設施與及多個不同的展區和體驗區,例如:消防歷史沿革區、消防及救護車輛展覽區及社區應急準備教育等等。同學們於活動上除可近距離觀看消防車和救護車外,又可以認識更多消防及救護服務的歷史。

分類
活動回顧

社交小組外出活動 到牛池灣公園

為透過外出活動教導學生社交禮儀及溝通能力,以及體驗多元化的閒暇活動。

兩位同學與教職員到牛池灣公園進行郊遊及野餐,過程中同學們需要互相幫忙、分享食物,並一起步行公園及賞花等,以及學習同學的相處禮儀,藉此增強社交群處能力。

到達牛池灣公園,同學們立刻玩一玩公園設施。
同學們一起到涼亭野餐,學習互相分享食物。
同學與教師一起在公園漫步,一邊賞花。
同學們一起運用公園設施做運動。
分類
活動回顧

賽馬會「智歷奇境」學習計劃2.0之生涯發展(CLD)Mobility Hub 活動(二)

本校參加了為期三年(2022年9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的賽馬會「智歷奇境」學習計劃。本校與香港紅十字會雅麗珊郡主學校及香港耀能協會羅怡基紀念學校組成Mobility Hub,目的是建構特殊學校生涯發展的專業交流網絡,透過聯校共同目的的行動研究,利用輔助工具令學生在生涯規劃的學涯、職涯或休涯的發展更具方向及有更多的自決機會。

本交流網絡共設四次活動,本次(第二次)活動前往香港耀能協會羅怡基紀念學校,讓學生參與咖啡製作體驗,學習相關技能,並在實踐中提升職業素養與人際溝通能力。

在活動中,學生專注學習咖啡製作的基本流程,包括沖泡咖啡及簡單的拉花技巧,從而掌握實用技能,並對餐飲業的工作內容有更深入的認識。此外,學生學習如何運用輔助工具進行操作,提升獨立完成工作的能力,並透過實踐體驗職場環境,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做好準備。

分類
活動回顧

第77屆香港校際音樂節

增強學生的自信,以及提升學生的演奏技巧

恭喜合唱團團員在第77屆香港校際音樂節,器樂比賽中取得銅獎!

同學們認真練習各種樂器,演奏歌曲《千與千尋》主題”Always with Me”,今天終於取得成果!

盼望同學們能夠享受音樂和比賽的過程,從中逐步培養自信和積累經歷。在各種挑戰中,學習彼此合作、追求進步,持續成長!

分類
活動回顧

賽馬會「智歷奇境」學習計劃2.0之生涯發展(CLD)Mobility Hub 活動(一)

本校參加了為期三年的賽馬會「智歷奇境」學習計劃(2022年9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在此計劃中,我們與香港紅十字會雅麗珊郡主學校及香港耀能協會羅怡基紀念學校組成Mobility Hub,共同建立特殊學校生涯發展的專業交流網絡。

此計劃的核心目標是透過聯校行動研究,運用輔助工具幫助學生在學涯、職涯或休涯的發展上獲得更明確的方向,並提升他們的自決能力。

本次交流網絡共規劃四次聯校活動,而第一場活動於香港紅十字會雅麗珊郡主學校舉行,主題為飛標活動。

本校3名中學生前往香港紅十字會雅麗珊郡主學校,與其他學校的學生進行交流。在活動開始前,學生透過簡單的自我介紹和團隊遊戲,拉近彼此距離,建立友誼與合作精神。

接著,學生穿戴輔助工具(助行外骨骼)以幫助他更順利地參與飛標活動,減少因身體限制而產生的挑戰,提升參與度與成功感。學生表現投入,他們期待下一次的聯校活動,相信他們亦獲得更多寶貴的經驗與成長。

學生正在進行自我介紹。
友校學生介紹飛標活動的玩法。
與不同學校的治療師互相交流輔助工具。
學生參與飛標活動。
學生穿戴助行外骨骼參與飛標活動。
分類
活動回顧

親切共融之社區探索活動

由品德教育組統籌,德望學校與本校協辦社區探索活動,由德望中學的中一學生,帶領本校同學外出午膳和使用社區設施,從中發揮傷健共融的精神,並培養關愛的價值觀。

本校品德教育組參與了親切(Treats)機構的共融活動,由德望學校的中一學生,帶領本校的小學部學生,於2月28日外出啟德Airside商場午膳和使用社區設施。於共融活動前,親切(Treats)機構的導師於2月25日到校為學生舉行簡介會,讓學生學習認識新朋友和與人相處的技巧。

參與學生能自主選擇喜愛的餐廳午膳,午膳後,學生分組到公園遊玩或逛商場,從中學習與人相處的技巧,以及使用社區設施。透過是次活動,學生能與德望學校的學生建立友誼,發揮傷健共融的精神。

分類
最新活動

特殊教育及復康服務台灣考察交流之旅

本次考察交流之旅由香港紅十字會特殊教育及復康服務主辦,旨在參訪台灣的特殊教育學校、資源中心及復康機構,學習當地在輔助科技、復康訓練及融合教育方面的先進經驗。透過與台灣專業人士的交流,我們希望將成功的教學模式與科技應用融入香港的特殊教育發展。

秦校長及七位專業教職員在 2025年2月19日-2025年2月22日離港參與香港紅十字會特殊教育及復康服務的台灣考察交流之旅。本次台灣考察交流之旅讓我們深入了解特殊教育的創新發展,並從科技、職業訓練及融合教育三大範疇獲得寶貴經驗。我們期望能把這些學習成果應用於本校,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支援與發展機會,讓更多學生受惠。

參訪行程與學習重點:

2025年2月19日(第一天)

新北市輔具資源中心

1)參觀各類輔助科技設備,如智能輪椅、輔助裝置及工具等

2)了解當地如何透過政府資助及社區支援,讓有需要的市民獲得適切的輔具服務


2025年2月20日(第二天)

桃園市立桃園特殊教育學校

1)了解該校的體藝課程如何根據學生能力調整


肯納雙老莊園

1)了解該機構如何為自閉症人士提供終身學習與照護服務

2)參觀其農場與手作工坊,體驗如何透過農業與手藝活動促進身心發展


2025年2月21日(第三天)

國立和美實驗學校

1)了解該校如何透過融合教育,讓一般生與特殊需要學生共享學習資源


臺中市立臺中特殊教育學校

1)了解其職業培訓計劃,如何幫助學生銜接職場


2025年2月22日(第四天)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 — 智能復健機器人中心

1)觀摩機器人輔助復健技術,如外骨骼機器人、語音互動治療等

2)了解這些技術及工具如何協助學生進行復康訓練


晚間會議與分享

參與教職員於酒店進行會議,分享當日學習重點,討論如何將所得經驗應用於校內

 
新北市輔具資源中心
桃園市立桃園特殊教育學校
肯納雙老莊園
國立和美實驗學校
臺中市立臺中特殊教育學校
晚間會議與分享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 — 智能復健機器人中心
大合照
分類
活動回顧

KS3A 視藝科「齊拓印.學考古」工作坊

為擴闊學生的藝術視野和提高學生對藝術的認識和欣賞能力,視覺藝術科老師於218日帶領KS3A班同學到香港文物探知館參與康樂及文化事務處舉辦的莘莘入場:學校文化日計劃「齊拓印.學考古」工作坊。

在活動中,工作人員向同學介紹考古學的基本知識,同學們認真觀看導師示範,然後親手拓印中國古建築的瓦當片。活動結束後,參與同學都表示對瓦當和拓印技術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體驗到拓片製作的樂趣。

同學們完成作品,向各位展示成果。
子朗:「我印印印、印印印。」
卓言:「你看看,這是我的制成品!」
子健:「我很努力地掃!」
美儀:「讓我將紙掃平。」
泰然:請看看,這是我的製成品。
同學們十分專心地聆聽導師的講解。
分類
活動回顧

RCY中式升旗訓練

讓學生學習中式升旗的禮儀和技巧。

為了讓紅十字青年團會員體驗及學習中式升旗的禮儀和技巧,以擴闊步操的視野,我們邀請了紅十字會義務導師到校教授中式升旗技巧。同學們認真地配合國歌升旗,學習揚旗、敬禮等動作。期待會員日後於校內升旗禮學以致用。

看!我們揚旗多神氣!
同學認真地學習揚旗
同學認真地學習揚旗
同學專注地收繩
同學們實習中式升旗儀式
分類
活動回顧

「宮燈傳揚粵港澳」—「粵港大灣區宮燈設計比賽」頒獎典禮

宮燈是一種傳統的民間藝術,這次比賽旨在加深學生對中國傳統宮燈的認識,並促進他們對保護和傳承這一文化遺產的理解。同時,參賽學生在比賽中展現了創意與合作的精神,通過探索新材料、發展新技術和新理念,推動了宮燈設計的現代化進程。

 在視覺藝術課上,教師與學生共同構思,尋找合適的材料,大家齊心協力為宮燈增添色彩。我們除了祝賀獲獎的同學外,亦請大家共同見證學生的努力與成就。

由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及香港心理教育專業協會主辦的「宮燈傳揚粵港澳」「粵港大灣區宮燈設計比賽」已圓滿結束,共收回超過100個宮燈設計。本校學生KS2D秦偉恩、江明及KS3B王柏晴、范昊、黃樂銘獲得最具創意獎(季軍)。當日學生王柏晴代表本校出席頒獎典禮,共同見證光輝時刻。

頒獎禮當天,KS3B班王柏晴成為代表,為學校接受獎項。
所有作品均表現出色,各具特色,充分展現了學生們的創意與才華。
當天的頒獎禮有眾多嘉賓出席,會場座無虛席,氣氛熱烈而隆重。
柏晴專注地欣賞自己所拼砌的作品,展現出對藝術的熱情與投入。
泰然請各位共同欣賞他們合作製作的宮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