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最新活動

秦校長出席由政黨舉辦的特殊教育圓桌會議

秦校長於10月8 日晚上出席由民建聯舉辦的特殊教育圓桌會議,各參與者深入探討當前特殊教育領域的挑戰與機遇,並猜帶出新科技如何協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提升學習質素。期望是次會議能為未來特殊教育的正面發展作出突破性的第一步,讓更多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獲得更多、更佳的學習機會。

分類
MTS小賣部

10月7日開始進行試業

小賣部於今天107日開始進行試業,現有四款飲品可以選購,負責小賣部的學生及家長義工十分努力地接待顧客。我們計劃在未來增加更多飲品,你們有什麼建議?快告訴我們吧!

教職員、負責學生及家長義工精神奕奕地準備開店。
校長、教師及學生到小賣部選購飲品。
分類
MTS小賣部

MTS小賣部準備試業

小賣部準備已進入如火如荼階段,供應商已送飲品及硬件等物資到學校,同時間我們已邀請家長義工幫手。10月7日這星期會進行試業。

 

學生學習有關小賣部介紹及進行簡單培訓。
學生與教師一起製作宣傳海報。
分類
傳媒報導

《南華早報》Spirit of Hong Kong Awards: educator who empowers pupils with disabilities

Spirit of Hong Kong Awards: educator who empowers pupils with disabilities

Chuin Chi-wai, head of Hong Kong Red Cross Margaret Trench school, combines education and assistive tech so pupils develop confidence and social skills
觀看詳細內容請按此連結
分類
傳媒報導

封面故事 (第112期) – 香港紅十字會瑪嘉烈戴麟趾學校首引入外骨骼 助學生開啟人生之旅

香港紅十字會瑪嘉烈戴麟趾學校首引入外骨骼 助學生開啟人生之旅

步行到班房上課、轉身拿取物品、安坐到椅子上……驟聽之下是平常事,但對部分肢體傷殘的特殊學校學生來說,踏出這小小一步卻毫不容易。學生在復康和訓練的路途上需要投入毅力,加上學校的安排和資源支持、創新科技的輔助、還有治療師的配合,全部缺一不可。師生一步一腳印,才能成就這段非凡之旅。

感恩學生「坐變企 企變行」

香港紅十字會轄下的三所特殊學校為身體弱能及傷病學童提供多元化教育服務,包括運用不同科技及器材,在復康路上協助學生踏出新一步。隨着科技日新月異,香港紅十字會瑪嘉烈戴麟趾學校(瑪校)於2022/23年度引入「外骨骼機械人」進行試驗計劃,是本港首間引入此器材的肢體傷殘兒童學校,為學生帶來嶄新的復康體驗,現時有十多名學生接受訓練。
香港紅十字會瑪嘉烈戴麟趾學校校長秦志偉表示,外骨骼機械人可為較弱的下肢提供額外支撐,幫助學生站立、改善步姿及增加步行穩定性,透過訓練,有學生能「由坐變企、由企變行」,情況令人鼓舞;亦有學生以訓練維持身體機能,「有一名女同學因基因突變,病情會令她漸漸失去站立能力,使用外骨骼雖無法助她康復,但可讓她訓練肌肉、減慢退化速度,為未來的治療帶來希望。」
瑪校校長秦志偉表示,該校是本港首間引入外骨骼的肢體傷殘兒童學校,現有十多名學生接受訓練。
新科技為肢體傷殘學童帶來曙光,然而一副外骨骼售價高達數十萬港元,尋常家庭難以負擔,學校於此便擔起關鍵角色,包括聯繫社會上的善長人翁和企業提供資源,並與供應商接洽引入、共同研究改良方法。秦校長回憶道:「有家長曾在台灣的展覽中知道有外骨骼,認為對子女十分有幫助,奈何外骨骼不單售價貴,當時亦未有引入香港的途徑。上年度校方首次引入外骨骼其實亦不容易,因市面上的外骨骼是為成人而設,未有適合兒童的大小,我們便與供應商商討,最後他們願意製作兒童版本引入香港。該家長得悉後十分開心,眼見子女在科技輔助下昂首前行,對子女未來的生活及發展亦充滿希望。」

增強自信 訓練獨立生活

除了外骨骼,校方亦積極引入不同輔助行動裝置,例如企立式輪椅,目的是訓練學生獨立生活能力,由本身需攙扶或照顧者協助才能做到的動作,變成透過器材輔助可獨立完成。秦校長指,輔助行動器材不單可提升學生日常生活的能力,更可讓他們建立自信心,對將來職涯有幫助,同時可減輕家人或照顧者的壓力,助學生建立自主、獨立的人生。秦校長亦喜見學生接受訓練後越來越開朗活潑,笑言:「有同學很喜歡『駕車』去不同角落,我們會提醒他們注意途人安全,否則有可能『停牌』。」
秦校長表示,透過本地醫院、研究機構、業界等不遺餘力協助,香港在輔助科技應用中有很多新嘗試,不單在醫療層面,亦應用生活層面,就如供應商為校方製作的兒童版外骨骼,幫助學童之餘亦令商業世界留意到不同群體的需求,從而推動研發、普及科技,造福社會上更多人士。

50周年校慶 「放眼世界 裝備自己」

瑪校於1973年9月創辦,適逢2023/24學年喜迎50周年金禧校慶,校方舉辦了一系列活動,包括50周年校慶音樂劇及與主流中學及其他特殊學校共五所學校作共融表演的50周年校慶音樂會,更舉辦了江西遊學團及韓國首爾交流團。旅程讓學生學會以輔助行動器材乘搭高鐵、飛機走出香港,更可在外地以電動輪椅四處參觀及購物,是非常珍貴的生活體驗。秦校長以校慶主題「放眼世界 裝備自己」寄語,期望透過科技的輔助、有系統的生涯規劃及具前瞻性的活動設計呈現學生的可能性,讓他們將來可以無障礙地走遍世界。
瑪校上學年舉辦首爾交流團,讓學生無障礙出遊探索世界。
觀看詳細內容請按此連結
分類
RIPPLE活動回顧

共創闖明天「RIPPLE」計劃—「愛趁墟」展能嘉年華活動

共創闖明天「RIPPLE」計劃於2024年9月28日(星期六)參與社會福利署黃大仙及西貢區福利辦事處主辦及區內康復服務單位協辦之「愛趁墟」展能嘉年華活動,活動內容非常精彩,包括有典禮、「友善共融僱主」嘉許、市集攤位、藝術展覽、才藝表演及互動工作坊等;希望透過以上活動,能展現殘疾人士的能力及多元才華,提升公眾對殘疾人士的認識和接納,並推廣傷健共融、關愛互助訊息。

在「愛趁墟」展能嘉年華活動中,「RIPPLE」計劃之參加者協助主持「互動工作坊」攤位活動,這樣不但能使「RIPPLE」計劃之參加者從中教導及協助社區人士如何體驗攤位遊戲的樂趣,發揮參加者能力,還能給大眾更加認識不一樣的殘疾人士。

參加者向社區人士講述紀念品的意思。
參加者協助小朋友畫畫。
參加者派發紀念品給公眾人士。
透過主持「互動工作坊」攤位活動,能展現殘疾人士的能力及多元才華,提升公眾對殘疾人士的認識和接納。
參加者協助社區人士投入活動。
分類
活動回顧

九巴安全講座及巴士體驗

P01
讓學生學會在巴士上應有的安全知識並理解乘坐巴士時需要甚麼技能。
P10
在安全講座中,學生透過實物及情境加強對巴士上應有的安全知識。此外,他們學習巴士上不同的設施,最後分組輪流上巴士體驗並實踐安全守則。
分類
MTS小賣部

校內小賣部即將開張!!

校內小賣部即將開張!!


各位同學你們有沒有發現為什麼本校的小賣部仍未營業? 因為李老師、周老師和Eric老師正積極籌備一個全新的計劃,讓小賣部以一個全新的形式呈現,包括小賣部位置、營業日和販售的食物,將與過去完全不同。
小賣部的名字已經在早前透過同學、教職員和家長的投票中選出,結果將在正式開幕當天(暫定10月14日)揭曉。讓我們一起期待這個精彩時刻!
請緊密留意後續公告,更多有關小賣部的消息。
分類
傳媒報導

香港電台『STEM總動員』節目訪談

感謝香港電台節目『STEM總動員』主持邀請本校學生林慧嘉、秦校長、陳副校及李Sir到香港電台作錄音訪談,讓聽眾能多了解身體弱能學生的需要,以及輔助科技對他們的正面影響。
過程中,秦校長分享了本校引入輔助科技的原因,陳副校及李Sir介紹了本校輔助科技的最新發展;慧嘉亦以用家的角度與節目主持人分享輔助科技如何讓她的藝術可以走得更長更遠。
是次錄音訪談將於2024年9月28日(星期六)早上10時正至11時正於香港電台普通話台廣播,敬請留意收聽!
訪問前,主持人洪先生先為我們作簡介
洪先生還帶我們沿路參觀,大開眼界
訪問過程中氣氛輕鬆,大家暢所欲言
訪問完畢,當然要與主持人合照留念
觀看詳細專訪影片請按此連結
分類
活動回顧

中秋節慶祝活動

中秋節是我國其中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本學年我們特意安排學生們以班本形式透過吃應節食品如月餅、水果及攜着燈籠到大型月亮裝飾前影相等活動一起歡渡中秋佳節。